找到相关内容2617篇,用时1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学的起源

    石滨纯太郎在大阪怀德堂讲演时,使用过“敦煌学”词。1930年,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为陈垣先生编《敦煌劫余录》所作序中,概括了“敦煌学”的概念。在此前后,英文中也出现了Tunhuangology这个新词。敦煌学渐趋成为门国际性的显学。   敦煌学的兴起是光绪二十六年(1900,二十五年)农历五月二十六日,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,偶然发现了藏经洞(今编号为第17窟)。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2.html
  • “佛性本有,见性成佛”的禅宗

      禅宗是汉传佛教八宗(汉传佛教十五宗)之一,主张修习禅定,故名。又因以参究的方法,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,亦称佛心宗,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,故又称达摩宗,还称为无门宗。传说创始人为菩提...静虑,是静中思虑的意思,一般叫做禅定。此法是将心专注在法境上一心参究,以期证悟本自心性,这叫参禅,所以名为禅宗。禅的种类很多,有声闻禅、有菩萨禅、有次第禅、有顿超禅。  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(南北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05695749.html
  • 最后的口诀

    。然而笑之余,对那个最后的口诀却始终轻系念 。况且又自标榜倾心禅宗,祖师,向上一路,千圣不传;又说“任从沧海变,终不为君通 ”。那句究竟是什么呢我深深地惭愧于自己的智慧不足。 乙亥初,西赴成灌...任何人象他那样修行,同样都会得以成就。 尊者:“我是一个博地凡夫,此生此世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。”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和佛经 等而视之。 尊者生于宋康定元年即西元○四○年(○五二年),圆寂于宋宣和五年...

    曹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445053.html
  • 苏州灵岩山寺的古迹奇观

    上面青苔斑驳,外形古色古香,系花岗石结构,相传是宋代建筑。乃古代人们制作石砚,曾在此采取砚石,留下此池(灵岩山又名砚石山);二说明代书法家毕沅曾隐居此山时,常在池中洗濯笔砚。故得此名。  砚池池水碧莹透澈,池底水草丛生,池内金鱼翔游,是灵岩山寺大美景。但称奇的是每逢萧萧雨天,满池山水竟呈东西浊水之状,清浊融之处,恰又以桥为界。界清桥名便由此而得。至于奇观为何而得?又有二西边池水壁临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0977325.html
  • 藏地游记色拉寺

    建成最晚的座寺院。关于寺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: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烈的冰雹,冰雹藏语发音为“色拉”,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“色拉寺”,意为“冰雹寺”;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,野蔷薇...就经常采用这种一问一答、问几答或几问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。   辩经选在处开阔的庭院进行,地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,身着红袍的喇嘛们在这院落的四处分散开来,三五一群地聚集在一起,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3187460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七)

    自虚体之异品为非有故。彼又有。  【聚义若是唯「同品」,彼之支分具彼性。】之说法,若谓聚义是同品故,彼之支分所立法,亦含摄于同品?若如是,则成立令牌故,当能成立令牌者,以其理由相似之故。  辰三?...故决定唯彼烟之虚体,天授之房屋谓同品亦可,异品亦可之说法,非平等舍心。有天授之房屋,若有火则是同品,若无火则是异品故,岂容许平等舍之说法。有火无能立,无火无能害故。尔时是怀疑。不决定同异二品之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0038223.html
  • 达摩与禅宗文化

    ,属婆罗门种姓,属刹帝利种姓,香至国王第三子。南朝宋末沿海上丝绸之路至广州,被崇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迎至建康(南京),因机缘不合,遂渡江北上至北魏。在洛阳、陕州、嵩山等地游历,并以《楞伽经》弘法讲学...授慧可,:“我观汉地,维有此经,仁者依行,自得度世。”达摩传法以后,高开嵩山西游,意欲回归天竺。至洛阳龙门“千圣寺”,遇毒身亡,至陕州西山寺(又名定林寺,即今之空相寺)弘法,坐化后,葬于此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458944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六)

    与「分别心」。  【分别是缘持声义。】释量论云:「若识缘声义,彼即是分别。」量决定论云:「分别:容许与诠相融杂显现之识。」认定总义之说法亦不违越彼分别性。有:若诠缘取总义,则信乐外道所承许根识未遍满于具分别之说法。若如是,则缘持声义之立名,亦未遍及不清净分别相似。有:「立名」含摄于不清净之分别故。若谓容许缘持「诠」与「声」相揉杂之说法,亦未遍及缘持相杂?若谓定义设置其种类不相违?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0038222.html
  • 佛典翻译文学选

    而建立起来的。我国古代只有道家,并没有道教。)  佛教之来中国是有其历史和地理的条件的,这先不必去它,我们不是在研究佛教史。现在只它来到中国之后,发生的影响。这可以分三部分来讲:、迷信;二、哲理;三、文学。  第一先迷信。佛家因果之方面是报应、轮回,另一方面是极乐世界的净土。这就使得旧封建社会中被剥削、被压迫、穷苦无告的人民大众最易于接受。但接受之后,不修今世修来世,于是乎不但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843027.html
  • 戒律的意义--济群法师

    不如法的事层出不穷。要想正法久住,必须提倡戒律。所以本文将着重谈一谈学习戒律的意义。 、戒律的名称和含义 戒律二字各有独立意思。梵语尸罗,汉译曰戒,又曰清凉,《大乘义章》卷: 言尸罗者,此名清凉,亦名为戒,三业炎火,焚烧行人,戒能防息,故名清凉,清凉之名,正翻彼也。以能防禁,故名为戒。以具有防非止恶功能曰戒;由能远离身心热恼曰清凉。 梵语毗尼,汉译曰律,又曰调伏。《大乘义章》卷: 禁制之法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1188084.html